扫描关注江西防汛抗旱官方微信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规划计划 >> 总结
省水利厅2016年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17-05-16 11:26:56来源:厅办公室作者: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一年来,在水利部和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坚强领导下,全省水利系统积极践行新时期治水新思路,以水生态文明建设统领水利改革发展,攻坚克难、开拓创新,圆满完成各项任务,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

第一,勇战长江鄱阳湖大洪水,防汛抗洪取得决定性胜利。2016年,我省平均降雨量1947毫米,比多年均值偏多19%,遭遇多年少有的洪涝灾害。赣南出现罕见早汛,昌江、修河发生历史第二高洪水,部分支流洪水超历史,鄱阳湖出现本世纪以来最高洪水位,超警戒时间持续35天。面对严峻的汛情灾情,全省上下齐心全力开展抗洪抢险救灾,早谋划、严值守、抓统筹、强调度、重问责,实现了我省防汛工作总目标。尤其是在长江鄱阳湖抗洪抢险中,凝聚成“万众一心、军地协同、攻坚克难、善于创新、勇于担当、敢于胜利”具有江西特色的抗洪精神,取得“无一人员伤亡、无一水库垮坝、无一万亩圩堤溃决”的决定性胜利,圆满完成李克强总理提出的“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确保重要堤防和重要设施安全”的目标任务,得到李克强总理、国家防总、水利部和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

第二,加快推进水利工程建设,年度任务提前超额完成。2016年全省累计落实水利投资209亿元,比2015年增长49%。水利投资计划完成率98.4%,其中重大水利项目完成率93.7%,超额完成年度水利建设任务,为2016年全省经济增长9%做出了水利贡献。重点水利工程方面,廖坊灌区二期工程开工建设,峡江、浯溪口按时间节点完成建设任务,寒山、太湖水库成功截流,九江长江干堤崩岸应急治理完成。民生水利工程方面,解决25万贫困人口饮水问题,完成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8.74万亩,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1187平方公里。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农田水利、灌区节水配套改造、病险水库水闸除险加固、中小河流治理、农村水电增效扩容、水利扶贫等项目加快推进。灾后重建方面,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江西省防汛能力提升工程总体方案》,计划3年时间,投资104亿元,实施防汛能力提升八大工程建设。目前,滨湖地区千亩以上圩堤填塘压浸应急整治等八大工程全面启动,已筹集资金达33.76亿元。编制《江西省加快灾后水利薄弱环节建设实施方案》,已预安排12.58亿元用于灾后薄弱环节中小河流治理项目。

第三,以全面实施河长制为重点,水利改革创新力度加大。全面实施河长制,组织体系健全、工作制度完备、管理措施到位、宣传氛围浓厚,得到国家层面高度认可,并作为中央全面推行河长制的典型经验之一,目前全国已有14个省(市)到我省调研考察河长制工作。启动以“清洁河流水质、清除河道违建、清理违法行为”为重点的“清河行动”,全省共排查出损害河湖健康问题919个,其中已整改销号668个,整改完成率73%。其他水利改革均按照年初工作要点扎实有序开展。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有27个县完成改革任务,高安、新干、东乡3个水权改革试点县(市)已具备验收条件,高安、新干、宁都、兴国4个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和创新运行管护机制试点县(市)完成阶段性评估,省政府办公厅出台《关于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上高等8个省级试点县(市)改革工作有序开展。水生态文明建设四级联动持续发力,3年创建省级水生态文明乡镇44个、水生态文明村252个。

第四,全面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进一步提升。2015年度及“十二五”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我省获得“良好”等级,全国排名稳中有进。分解下达全省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控制指标(2020、2030),进一步健全了覆盖省、市、县三级的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控制指标体系。经省政府同意,出台《江西省“十三五”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工作方案》,促进经济发展方式和用水方式转变。深入开展节水型社会建设,编制完成《江西省节水型社会建设“十三五”规划》,制订出台《江西省水效领跑者引领行动计划》。联合省环保厅、住建厅、农业厅开展入河排污口专项整治行动,对重点入河排污口进行调查摸底,指导各地分类整治,并开展专项督查。加大水资源保护力度,切实配合省政府做好省人大常委会对长江和柘林湖水资源保护专项评议及满意度测评工作,测评满意率达97.7%。严格计划用水和取用水管理,积极开展规划水资源论证,进一步强化水资源论证和取水许可管理。

第五,不断创新管理体制机制,水利服务社会能力显著提高。一是依法治水取得突破。出台《江西省水资源条例》(新修订)《江西省河道采砂管理条例》两部地方性法规。积极推进“双随机一公开”工作,创新事中事后行政监管方式。持续精简行政审批事项,水行政审批项目从19项精简为15项。规范河道采砂管理,大力推广“政府统管”模式。水土保持监督管理能力进一步加强,依法依规开展社会监督,全省检查生产建设项目2256个,查处违法案件81起。二是严格水利建设监督管理。扎实开展水利系统信用体系建设,制定出台《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和《社会信用信息管理办法》。大力推行水利工程监理、设计电子招标投标,严厉打击水利建设市场违法违规行为。三是加大水利工程管理力度。制定水利工程管理考核实施细则,建立健全水利工程稽察项目整改工作制度。全省水库水环境专项整治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90%以上水库水质达到Ⅲ类以上标准,其中560座饮用水源水库水质全面达到Ⅲ类以上标准。强化工程建设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水利建设质量工作成效明显,年度考核成绩获得全国优秀(A级),列全国第九位。水利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在全国考评中位列第五位,全年未发生较大质量事故和安全生产事故。四是水利前期和科技创新工作有力推进。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可研报告已经水利部审查,启动环评;四方井水利枢纽可研审查意见已报国家发改委;鄱阳湖蓄滞洪区安全建设、长江九江段崩岸治理等重大水利工程前期工作加快推进。《江西省水利发展“十三五”规划》经省政府同意,已联合省发改委印发实施。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加强,4项水利科技成果荣获大禹奖三等奖,获奖数量创历史新高。此外,山洪灾害防御体系、水文水环境监测、水资源监控、水行政执法等基础设施得到加强,服务水平明显提升。

第六,坚持学做统一,全面从严治党扎实推进。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全体党员佩戴党徽,组织456名党员赴井冈山开展“红色朝圣,坚定信仰”活动,落实“三会一课”制度,有效提高党内组织生活质量水平。强化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制定了《关于落实把纪律挺在前面要求的实施办法》《巡察工作办法》等10多项制度,签订廉政责任承诺书,层层压实“两个责任”和“一岗双责”。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狠抓中央巡视组反馈意见整改落实,开展党风廉政和作风建设监督检查4次、明查暗访9次,对公务接待手续不够规范、车随使用人停放等问题进行了通报批评并限期整改。扎实开展集中整治自查自纠、再部署和“回头看”,全厅2000多名党员干部进行了自查自纠并做出整改承诺。完善廉政风险防控体系,重新梳理查找廉政风险点共201个,落实防控措施203项,编制了《365bet官网注册廉政风险防控手册》。坚持“挺纪在前”,加强纪检监察力量,把握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严肃查处违规违纪行为。

此外,加大水利人才队伍建设,特别是加强了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涌现了一批领军和拔尖人才。水利精神文明建设和水文化建设不断深化,泰和县槎滩陂成功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实现江西水文化遗产申遗零突破。水利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力度加大,财务审计、离退休干部、群团组织建设、综治信访、档案保密、志书编纂、后勤保障等工作取得新成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