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关注江西防汛抗旱官方微信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信息 >> 特别推荐
春与青溪长
江西河长制试点靖安报告
发布时间:2017-04-14 15:23:17来源:作者:罗张琴

虽为千家县,正在清华间。

靖安,位于江西省西北部,是“五河一湖”之修水水系的源头之一,境内干流北潦河、北河总长度205公里,总流域面积1415平方公里,雨水丰沛;森林覆盖率达84.1%,是江西首个国家级生态县,也是全国首批河湖管护体制机制创新试点县。

靖安在全省率先拉开河长制序幕,打响美丽中国“江西样板”靖安行动攻坚战。“顶层设计好、措施得力、效果明显、可复制”的靖安河长制试点工作获得水利部和省委、省政府高度认可。2016年10月25日,全国河长制及河湖管护体制机制创新座谈会在靖安召开,靖安河长制经验全国推广。

第一章:春天访靖安

车子驶过靖安入境牌坊。劈面照见了一座山。那座山,未名,是不见经传的那一种,骨骼却无比清奇。葱郁复葱郁。云遮雾绕的山尖,似乎就传来了水灵灵的歌声。

双溪镇,北潦河,河北村段。

河面开阔。江南的春天,雨是多情姑娘,毫无保留,用心血滋养草木江河,催开土地里的种子和花。

春江水满,垂柳新绿。活泼的野鸭子,漾漾地游动。一只竹筏匀速撑来,河面生起稻浪般的碧波。最醒目的,是那个着橙色救生衣,站在竹筏上打捞河面垃圾的人。风吹浪打,闲庭信步,不只是伟人的气度,专注做一件事的凡人也常有。

吴春生,是这个河段的保洁员。天晴下雨,每天巡河保洁至少两趟。雨势渐大,河面看着也干净,叫他上来。他却不肯,说,还没结束呢。雨大,冲刷大,垃圾更得抢着清,不然,流到别的河段,让人家受累,还落个“没素质”的坏名声,不好。

他拧着身子将竹筏轻巧一撑,手轻轻向后一摆,放心,穿着政府发的雨衣雨鞋呢,淋不坏。转眼,人和筏子去了别处。

上岸后,我往他拎着的塑料桶里探了一眼,垃圾没多少。老吴,也许将来慢慢就不需要保洁员了,让你下岗,少收入,怎么办?他憨厚地笑笑,只要河清,我这最大的心愿也就了了。早下岗早光荣,说明靖安生态环境好呀。我做保洁可不是因为钱,不付工资,照样干。

熟悉老吴的人,在一旁点头,补充:老吴爱河,不让他干保洁,怕是会丢了魂。前次,镇河长跟他开玩笑,说县上已将河流保洁工作服务外包,市场化管理有年龄限制,超过五十岁的不聘。老吴顿时就急了,说不聘,我当志愿者,免费干,行么?老吴那几天,像表决心似的,整天整天就在河上呆着,活干得勤且仔细。也多亏了他不歇工地巡着,及时挽救了一名落水儿童。一个孩子就是一个家呀。

耳目所接,世界生动起来。

生动中,迎来一张笑脸、一截红袖标和一个唱自己所编《巡河歌》的人。“每天两趟来巡河,河床上下仔细看,哪里有垃圾,哪里有污水,蛛丝马迹火眼金睛;每天早晚来巡河,不怕日晒和雨淋,带上我的钳,挥起我的手,保护潦河我在行动”……

王启明?

他很诧异,我们认识?

猜的! 新闻报道中见过这首歌。

这歌,开头似乎有变化,以前不是“大大叫我来巡河”么?王启明腼腆地挠挠头,对,刚开始吧,觉得“河长”是上头要我做的。现在呢?当然是自己要做,并想做好。每天两趟巡走,看着水一天比一天清,河一天比一天干净漂亮,散步的、钓鱼的、浣洗的、休闲的、锻炼的……河边越来越热闹,特别有成就感。

每个周末,王启明的老婆孩子都会跟他一块巡河,捡拾垃圾。低头抬头间,能碰到不少拎着垃圾袋、握着火钳的父老乡亲和孩子同学。相顾间的会心一笑,将一种情怀拓在万古不息的江河之中。

当巡查员之前的北潦河是什么样子?河岸杂草丛生,河面挤爆了水葫芦,居民随意将生活污水倾倒入河的不少,鱼儿嫌弃都跑了,一下暴雨,上游漂来死猪,臭哄哄的,大家都掩鼻屏息绕河走。边走边嘀咕,这事怎么就没人来管。说实话,当时真想投诉,可琢磨一圈,都不知道该找哪家部门,似乎找谁都尴尬。

后来呢?后来,有河长了,水里岸上,有事都找河长。喏,河长的名字、电话、职责都在河边公示牌上亮着呢。河长,不推卸,也不需要大家提醒,啥事都主动管起来。清淤斩杂,拆猪栏和沿河违建,垃圾集中处理,污水不准往河里排,污染企业全部关停,每天有人清理岸上岸下垃圾,建滨河公园和沿河各种景观带。直到这会,我们才真正感觉到住在河边的幸福。

双溪镇,河湖监管站。站长舒嵩,盯着易信上各河段晒图,时不时,拿笔在信息记录薄上唰唰写几句。他很专注,丝毫没注意到我。他起身,看电子屏幕监控画面时,才抱歉与我握手。我笑称他是诸葛舒,坐帐镇中,运筹乡河。他说,非也,乡河长钟华国才是大诸葛。

靖安河长制才推行,钟华国就筹了三十多万元,在双溪河流主要流经处安装摄像头,建设河湖电子监控平台。日常,在镇政府河湖监管站的电视平面上就能实时看到河流情况。他常说,水安全是最大的民生之一,要舍得投入,更要懂得投入。

双溪,率先在全县聘请十个河流保洁员;率先组建河长易信群;率先开展河长制进校园;依托双溪诗社,率先举办了一场以河长制为题迎新春诗咏大赛。时值原水利部建管司孙继昌司长来调研,即兴创作出“百里潦河诗画里,以河为贵显风流”的诗句为靖安喝彩。

不只是县乡村三级河长,不只是巡查员、保洁员,15万靖安儿女都是志愿者,义务监督员,积极参与河道治理工程,为家园建设出一份力。“靖安是我家,人人是风景”。家园,是每个人的安身立命之地。风景,是江河之上的世道人心。

第二章:流金淌银来

我对靖安水务王仕钦局长的“著名一呛”饶有兴趣,见面故意重复那个采访提问:“以生态美著称的靖安县被选为江西两个河长制试点县之一,有什么特殊考虑吗?”王局也很配合,立马“呛”答:“不是被选,是我县主动申请的。”

申请报告里罗列三点理由:一,九龙管理的河网急需龙王;二,河长救水不如河长护水,要主动保护;三,生态旅游县“5A”验收标准首条就是“以河为贵”,靖安正在开展的水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载体就是河湖。

据说,这三点理由,很是让省水利厅的领导们会心一笑。江西绿色崛起的水责任,水利厅的领导们始终揣在心里。江西河长制区别于别处的核心就是保护优先。2015年底,省委书记、省长主动提出担任省总河长、副总河长。规格最高、覆盖面最广、体系最完备的河长制在江西全境铺开,要将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2016年8月,江西全境纳入首批统一规范的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江西的“绿色崛起”底气更足、劲头更健、氛围更浓。

宝峰镇。与镇副河长罗杰绕北河,边走边聊。罗杰说宝峰有两大优势。其一生态,森林覆盖率89.3%,北河33.5公里穿镇而过,地广人稀,空气清新,有三个依山傍水的河滩地。其二文化,禅意深厚,是马祖道场及舍利安放地;孝道悠长;民宿文化丰富。河长制的实施是一场及时雨,成了宝峰经济强大的助推器。

宝峰治河,雷厉风行。上游一家投资100多万的竹木加工厂,投产半年,因工艺不符,对北河水质造成污染,被果断关闭;靖发化工企业曾是宝峰税收的重要来源,因未处理废水,威胁水的安全,被叫停。要么技改,安装污染处置设施,要么关闭。这是壮士断腕,铁心治污的决定。靖发化工舍不得山水福地,很快投入1200万整改到位;本土两个大型生猪养殖场,一周内,搬的搬,拆的拆,一点隐患都不留。

宝峰治河,真金白银。完善城乡垃圾一体化处理设施300万;建设11个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站150万;猪栏搬迁补助24万;巡河保洁费用69万;配套扶助转型做民宿板块的创业乡民40万;生态禅韵小镇每年开展弘扬传统文化等宣传活动经费达百万……这是用在刀刃上的好钢,值得花,也花得值。罗杰说。

河长制推行不久,香港新和源到宝峰,投资3.8亿在北河沿途的渣滩地块打造禅意养生养老项目。一家精品民宿酒店正在建设当中。

汉辰公司紧随其后来到宝峰,争夺生态蛋糕,盘活了宝峰一个“僵化项目”,计划投资3个亿在洋螺洲打造养生养老休闲区。之前,该项目所以“僵化”,是因为它对水的要求极高,投资方担心环保设施达不到标准,并且没有长效体制管水,水质一旦变坏,资金会打水漂,就此搁置。当汉辰公司了解到河长制生根落地,靖安水能得到长久保护时,公司老总第一时间找到镇政府洽谈,果断注资,接下那个项目。

绿色食品公司、旅游地产公司、医药生产集团、亲水旅游集团、峡谷漂流集团纷至沓来。大客商、大项目为宝峰经济插上腾飞的翅膀。河长制带来的生态红利也体现在村民悄然饱满的钱袋子上。

镇上肖峰饭店,店主肖峰正在忙着招呼客人。肖峰是河道巡查员,他说,以前由于河水不干净,河岸脏乱差,前来旅游的人少,饭店生意也不好。自从实行河长制后,水生态环境改善了,加上镇里打造成了禅韵生态小镇。去年以来,他的饭店年纯收入由往年的1万多元增加到10万多元。

水,滋润万物,企业也和人一样,需要好的水生态环境。不只是宝峰“用生态钓到了经济大鱼”,靖安其它乡镇,都尝到了河长治河的甜头。

高湖镇的百香谷生态园。生态果园、智能温室、果蔬大棚、水生蔬菜,尽入眼帘;纵目远眺,葱郁的山峰掩映着已建成的农旅、医养、康复为一体的综合性园区。公司董事长万华弟到10多个县选址,几乎是一眼就相中了靖安。他说靖安水环境优越、水景观优美、水管理优质、水文化优厚,自己这8000万元休闲农业航母算是入了正道大海。万总的眉眼里全是笑。

双溪镇曹山村,投资13亿元的东百源生态养生谷正在施工。这个项目投资商2013年来洽谈过,之后犹疑反复。是河长制的实施给客商吃下了定心丸。书记工程,长效机制,水只能越来越好。公司的徐副总口气笃定地像打了胜仗的将军。

下半年,由省水利投资集团规划投资的北潦河流域生态保护和综合治理项目,即将在靖安拉开大幕。当中,全国河长制特色小镇,最是让我期待。

思路一新天地宽。当生态系统质量提升,绿色产业体系建立,人民环境明显改善,百姓安居乐业,收获更多的经济获得感,谁还会愿意破坏自己心中的桃花源?

挥手自兹去,流金淌银来。正是阳春三月,可人的河水,浩然成势。杏花,春雨,清明。

第三章:试点贵创新

从“望得见山,看得到水,记得住乡愁”诗一般的语言,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朴实观点,再到“每条河流都要有河长了”欣然感叹,道尽习近平总书记构建百姓福祉、实现中国梦的赤子情怀,彰显总书记一以贯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执政理念。

“绿色生态是江西的最大财富、最大优势、最大品牌,一定要保护好,做好治山理水、显山露水的文章,走出一条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水平提高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路子,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 ”,这是总书记寄予江西的深切希望。

“我们将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的发展战略,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大力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全面加强和深入实施河长制,争当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者,奋力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加快建设富裕美丽幸福江西。”省委书记鹿心社掷地有声。

河湖是流动的,水的问题表象在河湖,根源在岸上。河湖管护创新,要抓住“牛鼻子”。

河长制首先要解决谁来当家长的问题。

靖安水务局长王仕钦直言,年年治水,年年反弹,根本原因是体制不顺。涉水部门10多个,“环保不下河,水利不上岸”是长期尴尬。

“多龙治水”好比一个家庭人人都是家长,家长们一团和气也好,互不买帐也罢,到头来都是落个“无人管事”的下场。事没有人管,问题就会越积越多,犹如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河湖管护创新,要走在问题前面,并将影响河湖生态的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

靖安直面体制顽疾,全县编织起一张覆盖河湖的责任网:县委书记任总河长,设县、乡、村三级河长,配巡查员、保洁员,合力治水。此举得到省水利厅罗小云厅长的高度认可,他说:“河长制组织体系核心是党政同责,统领九龙,合力治水。”

靖安河长制实施方案经过县、市、省、国家四审,是慎重,更是责任心的高度体现。

靖安河长如何治河?把河道当街道管理,把库区当景区保护。是开阔思路也是具体方式。一河一策;构建“1+2+3+市场”管护模式;县乡村组联动,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巡河保洁制度;创建“靖安县河湖办易信群”,推行“互联网+河长”监管模式,易信晒河,高效处理问题。源头重治,系统共治。水里岸上,源头沿线,河长一盘棋,一起抓。2015年8月,动员大会一结束,靖安县总河长田辉迅速组织21家职能部门开展治河行动,目标:垃圾不落地,污水不入河,黄土不见天。

严管、勤查、联动、重罚,及时清理,露头就打。关停14家采砂厂,成功拍卖4个点的河道疏浚砂石收益权;关停木竹加工企业200多家;陆续拆除违章建筑、养殖场等共计12.7万余平方米。

为什么治河?江西治河的终极目的,是在有效保护良好生态的同时,将生态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破解发展难题,走一条生态与经济双赢的路子,百姓共享生态红利。

在靖安,河长制倒逼产业转型。分管领导介绍,以前养猪业排污多,现在新发展的生态养殖场,有净化池、沼气池,通过循环经济基本实现零排放。水库现在人放天养。大多散养户退养后,逐步到园区就业或转型做旅游业。仅2016年上半年,靖安旅游综合收入8.57亿元,同比增长50%。目前,全县已建成80多个民宿文化点,吸纳800多农户入股,由此产生的旅游综合年收入达13亿多元。

“有人管,没钱去管,一段时间以后,工作也会落空。”这是罗小云在靖安河长制动员大会上讲的大实话。江西在全国率先实行全境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筹集补偿资金20.91亿元,奖优罚劣。各地建立生态文明考核评价体系,逐步提高生态考核权重。由于生态好,靖安每年都获得数十倍于自身缴纳基数的流域生态补偿金,奖补比率远远高于全省各县平均数。

创新,经费投入必须保障。靖安从不吝啬。

从源头堵截污染,投入9300万元建成了县城生活污水处理厂、工业园污水处理厂和9个垃圾压缩转运站;建成镇村生活污水处理站21座,日处理污水能力最高可达4500吨,集镇生活污水处理率达90%以上。户入桶、村收集、乡压缩、县处理,全县11个乡镇和1020个自然村的生活垃圾,全部实现统一转运。

一期投入1495万元,以云技术为引领、大数据为支撑的江西第一朵“生态云”在靖安惊艳亮相。我用手指在LED屏上轻轻一触,县城居民饮用水取水口的水源PH值、浊度和溶氧量等实时数据一目了然。逐“云”而来的生态保护无所不在。

整合资金大手笔打造沿河景观,实施水生态文明镇村创建。

安排专项经费,统一购买巡河保洁等公共服务;为保洁员统一购买保险、长防水衣鞋等物。

将河长制列入绩效考核内容,工作好的奖,不力的问责;每年开展“两美十佳”评比、表彰,奖励是对河长、巡查员、保洁员工作的另一种肯定。

创新,还体现在宣教上。说河长制是一场保卫河湖的人民战争,不为过。河长也是普通人,没有三头六臂。只有“以河为贵”的观念深入人心,“爱河、治河、亲河”成为每个人心理的自觉,河才能长治久安。

一封信、一份倡议、一块公示牌、一个电视专栏、一场河长制主题诗会、一次又一次“小手拉大手”河长制进校园活动、一批又一批河长制工作先进人物、一期又一期密集的河长快报……宣教如水,润物无声。

在我们居住的地球上,河流和生命是相伴相生的奇迹。再阔大的家园最终都会具体到一座城,一条河,一个人,一星微光上。

春波初醒的河面,到处是家园浩荡的呼唤。靖安,人人是河长。

人心思齐,蹚出了一条可复制的河长制工作之路,“水中有鱼,岸上有绿,绿中有景,人水相亲”目标在实现。

第四章:乡愁寄山水

天一生水,水泽万物。有水就有生命,有水就能生存,有水就有生生不息的生存记忆。

先民逐水而居,因水而兴,几乎所有文明都与水有关,几乎所有人的歌哭欢笑都与自然山水相交融。

乡愁,从某种意义讲,其实是我们中国人对诗意山水的集体追忆。这种追忆最深情,最绵长,像刻在灵魂深处的经书,每一次翻动,草木葳蕤。《诗经》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是乡愁最早的情感表达。

马尾山村。一位妇人在河边洗菜。菜叶上的禾草荆棘被她小心剥下,统一装在岸边的一个小塑料袋里。掰下的烂叶子也是如此。碧水淙淙,她的眼睛无比明亮。下游,石砌的亲水平台上,正当年华的女子,在浣洗衣裳。衣物一抖一浆,盎然水汽饱满女子光洁的面庞。她的笑,让天地变得温柔起来。

河边有几棵大樟树,最老的一棵有600多岁,五个成年人合围也抱不过来。一棵树下,几个带孩子的奶奶、妈妈们有一搭没一搭地说着笑话。她们怀抱着的孩子,大体都是初生,瞪着一双不谙世事的清澈的眼,好奇打量这个山清水秀的世界。故乡的美好就此镌刻在孩子的心里。这些孩子的耳朵,似乎并不在意近旁的闲谈。他们的听力在更远的地方:树上鸟儿的欢鸣,河中水流的酣畅。云朵的无声嬉戏,草木向上拔节的动静。

另一棵树,是男人的天下。他们正在合计,自己该以多少资金入股,将村子里的农耕文化产业做大做强。

一位老人一脸欣慰地挂断电话。他特意清了清嗓子,向理事长程业虎报出了一个大数。老人的儿子在外创业,红火着呢,电话里听闻家乡发展旅游业,二话没说就要了大股份。老人问儿子,不考虑考虑?儿子说,考虑啥,这两年,马尾山的水更清了,环境更美了,做梦都想回来。守着父母尽孝,守着山水发财,守着诗意栖居,那才是真正的幸福。

老人急急寻找人群中的一张脸,激动地喊到:“老太婆,你的宝贝孙子就快回来了。他们一家子就快回来了。这小淘气,可真想死我了。每次进村,一下车就说自己‘醉了醉了醉氧了’,真是让人又好笑又心疼。早想让孩子回来啊。”

我猜想,山岭梯田、古树庄稼、老屋炊烟、溪水鱼虾,马尾山村的缕缕乡愁,此刻,正在挂断电话的那一头升起。

88岁的孔冬英是宝峰林场的退休职工,1959年从江苏来靖安,一呆已是一甲子光阴。老人有福气,五个子女,分布在沿海各地,生活都挺好。无数次要接她出去同住,方便照顾。老人不愿意,说自己就喜欢这里,山好水好空气好,人也特别纯朴。自己没病没灾过了这么些年,靖安就是她的福地,她的故乡。年老不离乡,离乡思断肠呀。

与村口那台吱嘎转动的木制水车一错身,我一头栽进了水口乡青山村的怀抱。小巷青石深深。蓝天、青山、净水,浮木桥、凉风亭、灵福泉,鹅卵石、老樟树、旧牌坊,古朴的版画,持帚而扫的老人,戏水而乐的孩童,戴青箬笠荷锄劳作的妇女,牵大黄牛引耙而耕的农夫,瞬间钩沉起心头浓俨的乡愁来。

理事长漆传水告诉我,青山村是风水出了名的好村子,有底蕴有渊源。乐其山青水秀,俗美化淳,盛唐著名诗人刘慎虚归隐此地,建深柳书堂,布道授业,著书自娱。承先人之文风,青山村有不少“泥腿子”诗人,拿起锄头种地,坐在田头吟诗。

这些年,不少游子归乡,总在表达一个愿望:文明进步、物质发达的同时,渴望家乡能多留存一些熟悉的田园气息,还原农耕文明的质朴之根。2015年,村民们一声不响,按每人500元的标准自筹了20多万,交到他手里,拜托他费心,把青山村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清清爽爽呵护好,打理好。那一瞬间,他的眼泪一个劲往外淌,浑身上下,真是有那种热血沸腾的使命之感。

功利如乌云,人生如满月。做人,图个什么呢?没有太多豪言壮语,默默筹资160万,他领着理事会一帮人,把青山村的水生态文明建设当成事业来做。山雨匆忙,青山村一派烟色。烟色之下,河水携满山的苍翠以水文明的方式奔涌。

田园恬静,贵而不喧。家家户户依托山林花卉培育蜂群。青山的蜂蜜最受客户青睐,刚在家里灌装好,客户就上门来抢了。60元一斤,仍然供不应求。好水出好鱼。青山村有机三文鱼等水产品养殖业领富水口乡。十几户村民投资入股,开办农家乐,提供生态休闲农庄一条龙服务。好多游客来这爬山看水,感叹这里可换肺洗心,夜晚睡觉踏实得就像是睡在母亲的怀里。这是水生态文明村的功德与骄傲。

游子归来,尘世跋涉的风霜一点点抖落。他们感叹,有水的故乡,日子过出了湿漉漉的新鲜葱茏。

突然想起靖安一小五年级的学生陈铭悦来。她写的作文《溜溜笑了》获“小手拉大手”河长制进校园征文比赛一等奖。文中,孩子并没有一个字牵扯对家乡的热爱,但我分明能触摸到她心中那份化不开的乡愁。“美丽的母亲河又回来了,我又可以和谣谣在水中嬉戏了。”每一个被乡愁鼓荡的孩子,都是那只为河流和鱼儿谣谣之殇而竭尽全力去拯救的名唤溜溜的青蛙。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支撑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性自然资源和战略资源。河流无声,不歇不涸,清雅灵动,才有这熙熙攘攘的诗意人间。

鹿心社书记曾经提过,我们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的生活。建设富裕美丽幸福江西,说到底是在经济发展、生态美丽的基础上,构建幸福诗意,让乡愁有一条抵达的路。

“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多好!光阴走失于万水千山,千山万水却能在最恰当的时候,将光阴全部归还给我们。

后记:

全面推行河长制是河湖管理保护的体制创新,也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就在笔者采访靖安的时候,江西省正召开2017年省总河长会议,要以生态文明理念打造河长制升级版。

江西,蹚出一条路,春与青溪长。

分享到: